缺水病人补液方法

2024-06-02

缺水病人补液应包括哪3部分

参考资料。给脱水病人补液时。按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渗性脱水。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给予不同的液体,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有无酸中毒等。

补液应包括3个组成部分:累积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补液的关键在于第1天24小时,重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严重酸中毒,首先要扩容纠酸,继而继续补充累积损失、异常及继续生理丢失量。

补充累积损失量 轻度脱水<50ml/kg,中度50~100ml/kg,重度100~120/kg。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2:1等张含钠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 30~60分钟内静脉输入。

人体脱水后应该怎样进行补液?

③维持补液阶段:脱水已基本纠正,只需补充生理需要量和异常的继续损失量。应当将输液速度稍放慢,将余量于12 ~ 16 小时滴完,一般约每小时5ml/kg。若吐泻缓解,可酌情减少补液量,或改为口服补液。

从腹泻开始就应给予口服补液,此时用量按千克体重20-40毫升计,于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可预防脱水。

对于液体能从消化管吸收的,以肠道补液为首选,中度脱水的话需要辅以静脉注射补液,重度脱水则需要从静脉补给,遵循先快后慢的补液原则,补液量,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一天要喝多少水才够人体基本需求,如果缺水应该如何补水?

2L左右吧。不成水分应该注意: 应少量多次,每次100毫升为宜。

在炎热的夏季,如果暴露在30℃以上的日光下,单是人体出汗就已经消耗掉1000毫升的水分,每人每天的尿量大约在2000毫升,如果人们喝水不足,机体的细胞就会遭受缺水之苦。于是它们就会不正常地运作,而人就会精神不佳,懒得动。

最好喝20℃~30℃的温开水,不要超过50℃。人体食道黏膜不能耐受很高的温度,超过50℃的水会损伤黏膜。少量多次也是科学喝水的一个重要原则。不要一次性喝太多,也不要喝太快。

脱水怎么补

补液应根据其脱水的程度和机体的情况,决定补液量、种类、途径和速度。

\x0d\x0a\x0d\x0a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又称缺水性脱水,即失水多于失盐。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高温、大量出汗或发高烧等导致大量失水,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

应该及时补水,但确定脱水的原因,如果是因病脱水则要及时治疗,如果因温度过高而脱水则要尽快降温。

如何补液???

按体重减轻估计补液量生理盐水补液量(L)=正常血钠浓度(142mmol/L)×体重减轻量(kg)/每升生理盐水NaCL含量(154mmol)。

口服液量和补液速度可根据大便量和脱水恢复情况适当增减。在补充累积损失阶段,可暂禁食,一般在4 ~ 6 小时后开始进食。如呕吐停止,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如在口服补液过程中呕吐频繁或腹泻,脱水加重者,应改为静脉补液)。

③维持补液阶段:脱水已基本纠正,只需补充生理需要量和异常的继续损失量。应当将输液速度稍放慢,将余量于12 ~ 16 小时滴完,一般约每小时5ml/kg。若吐泻缓解,可酌情减少补液量,或改为口服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