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日开始

2024-05-24

天干地支这种纪年以哪一天为起点

帝乃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后有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来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此为天干地支之由来。

甲子纪年从从黄帝时就开始了,以当时决定开始使用甲子纪年的第二天为起点开始算起的。目测是公元前2684年正月初一开始算起的。

首先,干支纪年始于哪一天,没有定论,也讨论不出来。只是说目前的证据是殷商时代的甲骨上有六十甲子表,但是是不是用于纪年,没有结论。另外,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是历法的规定,也是历朝历代的官方规定。

干支纪日从始于何时?

据说在干支纪年法以前,曾采用过岁星纪年法 。但后面发现这样记录的周期并是百分百的准确,所以从东汉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以后,就逐步开始了干支纪年法。

干支历法换算一般指干支纪年与公历纪年间的换算。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商朝,干支纪日从商朝便已开始,但其顺序到春秋时代有无间断或错乱过,尚待考证。截止2013年6月已确切知道: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2600多年中从未间断和错乱过。

天干地支纪年是以哪一天作为一年的开始的

41~50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51~60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

从古至今都是以立春作为一年起始的。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公元前的算法:年干=8-N(N﹤8)或8-N+10(N≧8),N=年号除以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年支=10-N(N<10)或10-N+12(N≧10),N=年号除以12的余数。

中国农历干支记日最早究竟始于何年何月何日?

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中国的第一个甲子(干支)年是公元前2697年(黄帝纪年算),黄帝纪年是根据黄帝即位以及创制历法时间的纪年方式。

农历每月十五是望日(因为采用的定朔法,望日可能落在十六,因此才会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个说法。)望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望月,望月又称满月,月影呈圆形。人们把每月朔月、望月这样循环的变化过程称为朔望月。

天干地支纪年法开始是哪一年

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前720年)二月己巳,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干支纪年则是从东汉建武三十年(54年)才开始。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

公元前的算法:年干=8-N(N﹤8)或8-N+10(N≧8),N=年号除以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年支=10-N(N<10)或10-N+12(N≧10),N=年号除以12的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