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子孙起名规则

2024-06-09

朱元璋发明的取名规范:明朝皇室后裔沿用至今

假若朱重八一直是底层人民也就算了,要带着手下一帮小弟干大事,这名字就有些掉价,于是就有了我们所熟知的“朱元璋”。

了解了上述知识,小编现在就告诉你,抓紧拿出你的家谱来,仔细对照一下,你祖辈是否遵循了明太祖制定的取名规范。

朱元璋制订的朱氏王族字辈派字:秦王朱樉后裔,以:“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二十字为派语。晋王朱棡后裔,以:“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二十字为派语。

儿子用木,那么孙子就全部用的火,比如说太子朱标的儿子是朱允炆,燕王的儿子朱高炽。再来说他们的第四代,第四代全部都是用的土字旁,比如说朱高炽的儿子是朱瞻基。

其实明朝皇子的名字不是和化学元素重合率高,而是中文版化学元素表直接用了朱家的发明创造。

朱元璋文化不高,但给后代取名很牛,取名规则朱家子孙至今仍在用

所以朱家后来大造字,造了很多怪字,大家都不认识,就朱家人知道。

不过,有位帝王发明了用五行相生学给自己的子孙起名字的办法,他就是朱元璋。朱元璋能够用这种办法为自己的子孙起名字,也是一番苦心。在五行相生学说里,万事万物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然后循环往复。

朱元璋子孙的取名根据是什么呢?

他给后世子孙取名字的时候,要求里面不能带有衰败意思之类的词,必须是富强之类的词语。

因为那时候的朱元璋没有文化,他想为子孙起点有名文化的名字,所以就用元素周期来取名字,然后他们的名字看起来更有文化。

先改为朱兴宗,后又改为朱元璋。朱元璋兄弟的名字寓意很明显,「隆盛祖宗」!> 改完先人的名字后,朱元璋又对后代 的取名进行了规定。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这些人的名字均为一个字,且同为木字旁。

几子孙初生,由宗人府依据世次顺序取双名,双名中的前一个字即太祖所取,后个字则必须是一个以五行做偏旁的字,五行则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如“火”为朱元璋孙子辈命名所用偏旁。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皇帝,他的出身,甚至不如刘邦、李自成。刘邦还当过亭长,李自成还当过驿站的公务员,而朱元璋当过乞丐、和尚,不只他的父祖没有名字,就连他自己在成年前连个名字也没有,只能以数字相称。

子孙百万,取名全用自造字,朱元璋是如何给子孙定规矩的?

此时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如何给孩子起名字?古代起名字都是讲究辈分,因此朱元璋考虑到后代子孙无穷无尽,于是提前制定了一个名字规划表。

在崇尚子孙满堂的中国古代,朱元璋小的时候,自己连一个正常的名字都没有,这给朱元璋留下了心里阴影。这从朱元璋建国之后,规定了自己26个儿子起名方法,给每个儿子建立了族谱就可以看出来。朱元璋对自己的子孙后代很看重。

关于朱元璋的子孙的名字

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濠州人。朱元璋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7岁那年,家乡流行瘟疫,他的父母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死去,青年朱元璋只得出家当和尚,以求温饱。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在1377年的12月5日出生在南京,他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同时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1392年的时候,因为他的父亲朱标病死,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

朱元璋的26个儿子子孙起名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依次以偏旁命名。

朱元璋给孩子的20字是什么?

朱元璋子女众多,儿子就有26位,女儿也有16位之多。朱元璋考虑到自己的子孙后代的人数将会非常庞大,很容易会出现重名的情况,因此提前给子孙后代制定了辈分。辈分字都是不一样的字,这样就能够避免子孙后代重名的情况出现。

洪武帝亲为太子朱标一支拟的二十代名字排序为: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为燕王朱棣一支拟的二十代名字排序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朱元璋儿子这辈一律都单名木字辈(举例:太子朱标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孙子及后代之孙都给起不同的字,以免重名,当然这也能方便现代人能依据此料来找朱家后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