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干地支的题目

2024-06-01

急!在线等,天干地支数学题

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单位“1”除以10天也就是1/10,同样,乙队就是1/12。(1/10-1/12)*100%约等于67 其余的有:1-40%=60 茄子是:60%*2/[2+3]=24 共有:0。6/24%=2。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

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天干地支最简单的算法,天干地支的算法

(2)自然数序法求干支 根据是公元元年是辛酉年,辛8酉10,干的周期为10支的周期为12。1991年1月28号八字。天干按甲到癸的顺序为1~10,地支的顺序按子到亥的顺序为1~12。天干地支最正确的算法手指图。

天干地支正确的算法是:首先确定起始年份的天干和地支,然后按照60年一个周期的规律,依次往后推算。

月干=年干数乘2+月份例:2010年(庚寅)三月(辰月)的天干=7*2+3=17,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得7,天干第7位为庚,则此月干支为庚辰。

有关天干地支的问题。

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天干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辛酉戌亥。将天干与地支逐一相配,刚好60个。古时用于纪年,60年称为一甲子。

八字排法排年柱算命所依据的是旧历,即太阴历,即中国古代阴阳混合历(农历)。因现行的阴历,是夏朝采用建寅的太阴历,故又称“夏历”。首先翻开一本万年历。

如:2001年查万年历为辛巳年,算法为:2001÷10=200……1,1-3=-2,-2+10=8,按天干顺序数到8,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第8位为辛。

关于天干地支的一道题,懂的朋友讲讲,谢谢~

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第8位为辛。2001÷12=166……9,9—3=6,按地支顺序数到6,子、丑、寅、卯、辰、巳。第6位为巳。

天干地支的真正含义如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采用十二地支来纪月。西汉时又采用十二辰加时制度,后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五代用千支纪月。北宋时用干支配合来纪时。至此干支全部可以用于纪年月日时,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的由来。

数学题:干支纪年是我国的农历纪年法,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答案】:A 1989年是农历己巳年,根据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顺序向后推20年,应为农历己丑年。

1956和1989年用天干地支表示分别是丙申年、己巳年。天干地支的用途在于历法,是远古计算时间与方位重要工具,远比现代的阿拉伯数字和字母准确得多。天干地支的来源是天文历法,这是公认的事实。

天干地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该纪年法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