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五十岁学周易

2024-05-30

10.12“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7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释义】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做到: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75.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为什么孔子说:“五十而学易”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必须认真研究“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易经》,从中领悟顺应天道、规避人祸的哲理。其次,儒学发展需要理论创新。

易经:《连山》《归藏》《周易》《连山》《归藏》不见传世,所以《易经》基本上指周易。“加我数年”,“加”是通假字,通“假”,就是借来的意思。

所谓“学易”而后“无大过”,其实际意义就是“知天命”之后可以“无大过”,因此,“知天命”才是关键。在孔子看来,《周易》正是讲“天命”与“知天命”之学,也就是“天人之际”的学问。

孔子喜读《易经》,以致《韦编三绝》,即穿竹简的牛皮绳都断了多次。他说自己从《易经》中受益很大,“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儒、释、道三教都从易经中汲取智慧,为什么孔子五十岁才读易经?

能够确切记载的文字、考证的,《春秋》《左传》纪年,记载自周而已。所谓《书》经《尚书》等,记载三皇五帝;可是,被考证是伪书,不在话下。

孔子说:“五十读易,可以无大过矣”有几层含义:(1)据传说,孔子在五十岁以前,并没有机会看到易经(见附录)。(2)老年人的阅历比较丰富,对易理能够心领神会。(3)既然五十能够通彻易理,做事当然不会有大错。

乐亦在其中矣;五十以学《易》

『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19』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

藕益大师说:“学《易》方无大过,《易》其可不学乎?今有穷年读《易》,而过终不寡者,其可称学《易》乎?”意思是,学了《易经》而过失不越来越少的人,不能说学了《易经》。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18 子所雅言,《诗》、《书》、执行,皆雅言也。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论语·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藕益大师说:“学《易》方无大过,《易》其可不学乎?今有穷年读《易》,而过终不寡者,其可称学《易》乎?”意思是,学了《易经》而过失不越来越少的人,不能说学了《易经》。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自己说过:“加我数年, 五十以学《易》, 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就是说, 让我多活几年, 如果5 0 岁时就学习《周易》, 便可以没有大过错了。这是用来说明学习的好处以及晚学比不学来的好。

10.12“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7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释义】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做到: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75.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意思是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出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

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五十岁的时候学习《易》,我便可以不犯大的过错了。”孔子还说过“五十而知天命”,也就是说孔子把《易》和“知天命”是联系在一起的的,学易以知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