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诸葛亮腹心

诸葛亮腹心,诸葛亮心机

2024-06-10热度:16843

诸葛亮的资料和,别人的评价。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孙中山: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毛泽东: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诸葛亮有什么计谋?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

草船借箭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本为元杂剧名。

关于三国演义和诸葛亮的名言名句?

三国演义经典名句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请回答2024》瓜分百万奖金 匿名用户 2024-01-13 展开全部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马超: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诸葛亮 1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 1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诸葛亮离世后,杨仪和魏延发生内讧,为何大臣们都偏向杨仪?

其实,这一切也是按照诸葛亮的遗命在执行,杨仪暂时也没有错。但是这却惹急了魏延,在魏延看来,诸葛亮去世之后,自己才是最有资格统帅大军的人。于是,就率领自己的一部,率先撤退,烧毁栈道。

也或许是因为诸葛亮没有思考周全,所以在他去世之后,蜀汉之中再也没有人能人可以压得住二人,最终导致了惨案的发生。我认为,杨仪和魏延两人之间的矛盾,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性格方面的问题。

关于这一猜测,诸葛亮的心腹费祎,在诸葛亮去世后,故意激怒魏延,导致魏延负气出走的行为,以及他日后故意在杨仪众叛亲离时,前去探望杨仪,尔后又将其出卖的行为,便是非常有利的证据。

诸葛亮去世前嘱咐马岱斩杀魏延,蜀汉将领有很多,为何选择此人?

诸葛亮让马岱杀魏延是《三国演义》里虚构的情节,所以也只能以演义为基础讨论了,应该说诸葛亮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诸葛亮五丈原病危的时候,因为魏延脑后有反骨,担心自己死后魏延必反,因此决定要除掉魏延。

三国演义中描述诸葛亮死前专门安排了马岱如何去做,后来魏延果然如其所料,在他死后不久就谋反了。

魏延的军队知道是魏延的错,所以士兵们突然散去,只留下几个人和魏延逃到汉中。杨易命令马岱追上魏延,杀了他。甚至还灭了魏延三族。所以诸葛亮死的时候从来没有叫马岱去杀魏延。魏延没能和杨毅一起夺权,被杨毅杀死。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