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区别和联系,后天之精化为先天之精

2024-06-05热度:5832

中医所说的“先天”与“后天”究竟是什么?

田合禄教授从发生学角度研究胎儿和出生后的婴儿成人人体生理差异,发现了人体真正的生理三本,先天之本不是肾而是心,后天之本非脾一个,还有一个肺,肺比脾更重要。

中医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后天无先天不立,先天无后天不健”。后天脾胃之气依赖先天肾气的温煦,先天肾气要依靠后天脾胃的濡养,这就是先、后天“二本”的互生互养。

先析:先天---指未出生前“在母体里的十个月”、后天---岀生以后。精---指精血、精气又称宗气。先天精气来于肾。先天在母体靠脐带吸收母亲养分及精气,才能在母体发育长大。也就是说精气是靠母亲供给的。

基本规律是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先天是人体形成的物质基础,负责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而后天提供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保证的源泉。先天后天互相依存又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何谓肾主藏精?肾藏精气有哪两个主要来源?两者的关系如何?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素问·脉要经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属水。

(五)肾 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纳气、主骨、生髓和主管水液的运行。它和耳、发、二阴有关。 1.肾主藏精:精是指生命起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中医学认为:五脏之间、脏腑之间具整体相关性,亦即生理上密切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脾与胃、肾与膀胱是脏腑的表里关系,脾与肺(注: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何谓先天之精后天之精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而归藏于肾者,谓之先天之精;由饮食物化生的精,称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便称为五脏六腑之精。泛指之精又称为广义之精。

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受之父母,从胚胎开始,支配生长、发育和生活的力量物质,一直到老死为止。后天之精,指由饮食水谷所化生,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物质。

后天之精是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亦称水谷精微。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有区别吗?肾精是如何来的呢?

肾精,是指肾所藏之精。肾精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的“肾精”,就是指肾脏所藏的“生殖之精”——先天之精,主人体生育繁殖,是肾气的原始物质基础。

”就是指人体的精气,指人体的精微物质,指先天的肾精和后天的脾胃气血生化的精微物质,也就是包括一切对人体有用的精华,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析:先天---指未出生前“在母体里的十个月”、后天---岀生以后。精---指精血、精气又称宗气。先天精气来于肾。先天在母体靠脐带吸收母亲养分及精气,才能在母体发育长大。也就是说精气是靠母亲供给的。

何谓先天之精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是构成生命和形体的物质基础,精化为气,先天之精化为后天之气,形成有生命的机体,所以先天之气是人体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天之精气:后天之精包括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

”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先、后天之精相互资助,相互为用,同归于肾。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而归藏于肾者,谓之先天之精;由饮食物化生的精,称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便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什么是先天之精?

精神、精气、精元。

《黄帝内经》虽然没有把「 ”精气神”三个字连在一”起说,但「 ”精气”和「 ”精神”的概念随处可见,说明三者有密切关系。养生要重视「 ”精气神”,比如说 :「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乃绝。

中医精气神学说的精指的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