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卦中怎么看几个爻动,一个卦有几个动爻

2024-06-04热度:16999

六爻中的动爻是如何确定的

就是看爻辞也不知道看那个爻的爻辞的,只是看像。因为卦是由六个爻组成的,所以也叫六爻,和真正意义上的六爻天壤之别了,周易的64卦,在周文王时候就有了,而六爻是汉朝的京房所创建的,根本不是一回事情的。

是在本卦中的变化之爻,如你得出个乾卦,6爻均为阳爻,里面的某一或某几爻要根据一定条件会成为动爻,如此你就得到另外一个卦象之卦。而动爻的数目对你取本卦还是之卦,取卦后以哪一爻作为主占爻起到决定作用。

给你说下动爻的断法吧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辞断之。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两爻动者,则取阴爻之爻辞以为断,盖以“阳主过去,阴主未来”故也。

一背二正面,少阳 二背一正面,少阴 三背面,老阳(动就会变,所以变卦后就是少阴)三个正面,老阴(动就会变,所以变卦后就是少阳)摇六次,每一次就得一爻,共得六爻就为一卦。

动爻怎么看?

六爻动者变,静者则保持原来属性。

第二个问题,卦辞一般是《大象传》中,对这一卦的解释。也要参考《彖传》。里面的彖辞。而动爻的爻辞是《小象传》里的,对每一卦的每一爻做出的解释。解卦不是光看这些的。只用这种方法来看,能处理的问题少之又少。

等。周易动爻能否生克冲和变爻?求答案 就像母亲和孩子一样。母亲生了孩子以后也就老了。只能听孩子摆弄了。所以动爻不能作用变爻。而变爻则能作用于动爻。

周易每一卦都会有六个爻辞,用哪个爻辞来解释本卦啊? 谢谢了

这种说法在古籍中有所流传,但个人认为不对,因为这是一种僵化的看法,掩盖了周易卦爻辞用法的本源。

卦辞 [guà cí],说明《周易》卦义的文辞。一般认为是卜筮者的记录,与甲骨文辞同类。“卦辞是对易经全卦的断语。”爻辞 [yáo cí],《易经》中六十四卦每卦爻题下所系文辞。爻序号后面的话就是“爻辞”。

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吧 首先周易是用类比手法写的,就是爻辞或者卦辞不是能直接发应你预测的事情的。其次易经是象学,你最好对七种易象了如指掌方能得心应手的套用爻辞卦辞。

根据卦辞可知: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 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易经中四个变爻怎么看

你所摇出的卦,除了本卦,还有之卦,就是变爻之后所得的卦。一般来说,没有之卦的就看本卦的卦辞。如果有变爻,有一个变爻,就看变爻的爻辞。也就是你所说的初九九五……这些,都是某一个爻的爻辞。

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两爻动者,则取阴爻之爻辞以为断,盖以“阳主过去,阴主未来”故也。如天风姤卦,初九五两爻皆动,则以初断之,九五爻为辅助之断,“阳主过去,阴主未来”,其中大有学问。

梅花易数变爻怎么看?梅花易数也叫梅花心易,它起源于我国的宋代易学,被誉为大道之源,是一种常见的占卜方式。它通过八卦的万物类象来起卦断别求测之人所要判断的事。

易经中一卦有两动爻定哪爻?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辞断之。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两爻动者,则取阴爻之爻辞以为断,盖以“阳主过去,阴主未来”故也。所动的两爻如果同是阳爻或阴爻,则取上动之爻断之。

是在本卦中的变化之爻,如你得出个乾卦,6爻均为阳爻,里面的某一或某几爻要根据一定条件会成为动爻,如此你就得到另外一个卦象之卦。而动爻的数目对你取本卦还是之卦,取卦后以哪一爻作为主占爻起到决定作用。

其实都要看的!但是主要是根据动爻,一个动爻两个三个一直到六个动爻断法都不样,总之最后要挑出一个作为此卦的卦主。

楼主这个问题挺好的。动爻,举例说:三个铜钱占卦,两阴一阳为阳爻(阳卦多阴);两阳一阴为阴爻;三阴或三阳都是动爻——是要由阴变阳的动爻或由阳变阴的动爻。动爻的断法: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辞断之。

爻怎么算

去买书:增删卜易。上面有详细的古文说明,这个是一门学科,叫六爻。具体的算法是有各种理论,最基础的是五行换算。

三个都是字记作老阴 X 老阳和老阴为动爻。求卦方法一策占 策占法是揲蓍占法的一种代替,是先秦时期常见的一种占筮方法,因为蓍草这种工具不容易具备,数术家们就选择了竹签代替蓍草。

推荐阅读:占卦方法 周易六爻铜钱卜算方法步骤 凡占卦者,用铜钱三文,出一背为单,点一点、,两背为折,平点、、,三背为重,划一圈0,三字为交,打上一叉。

周易中的动爻怎么计算出来的?

时间起卦(年月日时起卦)以农历之年月日总和除以八,以余数为卦数求上卦;以年月日时总和除以八,以余数为卦数求下卦,再以年月日时总和除以六,以余数为动爻。

那是测字法,如果懂易经的人不能那样算,因为自己可以控制算出来的卦象。最好用汉字繁体字,2个字的就以第一个的笔划数为上卦,第二个笔划数为下卦,两个字的总笔划数除以6余数为动爻。

周易八卦怎么算:周易八卦起卦方法 年月日时起卦年月日为上卦。年月日加时总数为下卦。又以年月日时总数取爻。如子年一数,丑年二数,直至亥年十二数。月如正月一数,直至十二月亦作十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