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诸葛亮知天下

诸葛亮知天下,诸葛亮知天下事怎么说的

2024-06-10热度:4732

诸葛亮是如何做到不出茅庐而知天下事的?

使后人都认为诸葛亮第一个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然而鲁肃早在隆中对七年之前就有相似的预测。鲁肃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并非《三国演义》中软弱仁慈的老好人。

诸葛亮的信息是通过这样几个渠道得到的:一,诸葛亮隐居的襄阳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地方,又是荆州的首治所在地,消息本来就比较灵通;刘表统治下的荆州社会治安相对稳定,所以中原的许多知道分子纷纷来到这里,躲避战乱。

而且诸葛亮的还有更可靠的信息情报来源,诸葛家族分布很广,魏蜀吴都有诸葛家的人,哪怕平常不怎么来往,但总是有联系的通道。诸葛亮隐居隆中,并非远离尘世;并非对世事不闻不问。

一直在隐居的诸葛亮,却能知晓天下大事,靠的是什么?

因为诸葛亮经常能得到一些关于天下局势的消息,再加上自己的分析和预判便能对天下事了如指掌了。首先来说,诸葛亮隐居在南阳种地并不是完全与外界隔绝的,他与周边的名人志士都有着联系。

在我们眼中,所谓归隐山林似乎就与时代脱节,过着只有“一人一世”的小日子,但在诸葛亮这里却并非如此。

以上这些原因都是诸葛亮足不出户但却可以知晓天下事的原因。

未出户而知天下三分,诸葛亮到底是怎样做到的?

因为诸葛亮善于察言观色,阅历丰富,通过别人的举止行为就行断定当时的国家兴衰及百姓生活。

在演义中,刘备访他不着时,遇到了崔州平等一干士人,事情虽未必真实,可证明当时士人间的交流与讨论还是比较多的。

神话了一部分,诸葛亮喜欢看书,同时也喜欢思考,自然了解当时的时事。诸葛亮出生于东汉,早在西汉就有了史记编撰习惯,所以能从这些书籍中掌 天下也仅仅是九州之地的天下,他不会知道英国和加拿大。

其实,诸葛亮未出山之前早已建立了庞大的社会关系网。这些社会关系对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极为有利。诸葛亮的大姐、二姐分别嫁给了襄阳最有的庞家和蒯家。诸葛亮的丈人黄承彦和刘表是连襟关系。

诸葛亮是如何知道天下大事的?

其实,诸葛亮并非陶渊明那样的真隐士,他实际上是“假隐居”。如果真要隐居避世的话,完全可以选择一个偏远、人迹罕至的地方。但诸葛亮所居住的隆中,距离南方中心襄阳只有十几里地,骑马20分钟就能到达。

其次,诸葛亮家本身就是南阳的世家大族。诸葛亮的两个兄弟都是各国元老大臣,一个在魏国,一个在吴国,这样,诸葛亮就拥有了获得天下大局的第一手信息。再次,诸葛亮隐居在交通四通八达的襄阳。

诸葛亮的第一个名师是叔叔诸葛玄,被举荐为豫章太守,证明人家有地市级干部的水平,和袁术、刘表的私交不错,证明这些人承认和诸葛玄是一个阶层,有这样的叔叔带着,诸葛亮天天耳濡目染当然进步很快。

形容诸葛亮不出门也知天下事的句子

善断善占,洞悉人心读书,交友,游历使诸葛亮在书本与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行事风格,而天赋让他思虑缜密具有超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再加上后天所学,阴阳数术《奇门遁甲》等,帮助他占断准确,绝少失误。

今古赞美诸葛亮的诗句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今人沈尹默摘句并书。 这副联语摘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这个网里有许多当世知名的大学者、大名士,他们也诸葛亮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正是因为诸葛亮有了这样多的信息来源,再加上他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才使得他能够“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