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纪年法规律,天干地支纪年法规则

2024-06-09热度:1519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怎么计算的

首先天干地支意思是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观察。“甲、乙、丙、丁、吴、姬、庚、辛、任、鬼”,称为十根天干。天干地支的组成构成了古代历法。十个和十二个分支依次匹配,形成六十个基本单元。

丑寅卯辰巳午未1申1酉戌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

再比如2013年查万年历为癸巳年。推算:先用2013年的尾数查表得知天干为癸,再用年份(2013)除以12余数为9,9为巳。那么2013年就是癸巳年了。干支涵义 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

推算过程如下:“十天干”天干有10字,10年一轮回。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地支有12字,12年一轮回。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

天干地支纪年法快速计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怎么算的?以哪一年为起始年?

天干不用计算,年份末位数字即是对应的天干。比如2010年,年份末位数字是0,可看得出天干是“庚”;1911年,年份末位数字是1,可看得出天干是“辛”。再来说一下地支,年份除以12看余数就行了。

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干支分为天干和地支。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什么?以哪一天为起点?

天干地支纪年法定义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地支纪年法,简单讲,就是用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搭配组合,一共可以组合成60对,60年一轮回。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中国一种传统的纪年方法。六十年为一个轮回。

到目前为止,中国传统历-汉历(农历)采用的干支纪年方法,与皇帝年号一样,始于新年正月朔(元旦)。干支纪年法一般指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史上一直使用的纪年法。干支是干支和地支的总称。

公元前的算法:年干=8-N(N﹤8)或8-N+10(N≧8),N=年号除以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年支=10-N(N<10)或10-N+12(N≧10),N=年号除以12的余数。

天干地支怎么排年份

年干丁4x2+月数12=20,再减10=10,即癸;此日还未立春,地支为丑;故2008年阳历2月3日(阴历十二月二十七)的月柱干支为癸丑。

第一种算法: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不同资料算法有所差异,有的给出公式,但本质上是一回事。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直观的算法。 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循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

公元年份数 ÷ 12 = 商数……….余数 推算地支序号:余数 + 9 = 和数 如果和数小于等于12,那么所得的和就是地支序号;如果和数大于12,则将和数减去12,所得的差数就是地支序号。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

首先你要有 六十甲子表 然后记住几个特殊的年份如1984年为甲子年,类推1924,1864,1804,……均为甲子年。

怎么算天干地支纪年法

记住这一编码很实用,虽然不能用干支纪年来直接推算公元纪年,但可以给我们一点提示,凡是天干为“甲”的公元纪年数最后一位数必为“4”;“辛”为“1”;余类推。

干支(gānzhī)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天干对应位数: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对应位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以2024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2024,除以10得余数8,对查天干次序得“辛”,再将基数2024除以12得余数为2,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得“丑”,故2024年为辛丑年。

)奇数组:偶数组:123456123456子寅辰午申戌丑卯巳未酉亥计算地支时,用6去除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的数字(如:2009年则用6除2009)。除以6所得的余数就可得出地支。但是,由于末尾数字的差异,所得地支也就不同。